• tyc1286太阳成集团

  • 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462家银行115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

    更新日期 :2018年06月26日 大字 小字
    分享至:

    网联日前发布的文件显示 ,截至目前,共有462家商业银行和115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平台。此外,网联一季度处理业务57.75 亿笔,金额为 2.02 万亿元。

    除微信与支付宝等几家支付巨头外 ,其他支付机构已不断引入新的支付业务与模式来争夺B端(商家)支付市场 ,例如部分机构已推出综合支付(兼容各种扫码 、刷卡、近场支付通道)并且为商户提供会员营销、积分管理、财务记账等新零售解决方案。

    中金支付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仍呈现双寡头垄断的格局,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行业经过洗牌之后,其他支付机构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因市场体量足够大,未来在垂直企业市场可能会有黑马产生。
      

    462家银行和115家支付机构已接入

    自去年8月,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 ,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下周就是截止时间了 ,网联日前发布的文件显示,截至2018年4月 ,在协议支付开发方面,115家支付机构中有107家完成了生产验证 ,没有未开发的机构 ;付款的开发方面,21家已完成生产验证,没有未开发的机构 ;另外多数机构集中在“联调测试”、“验证准备”、“生产验证”环节  。

    商业银行接入进度显示,462家银行中 ,有344家已完成协议支付的生产验证,有7家仍未开发;142家银行完成付款的生产验证 ,12家未发开;网关支付开发方面,49家银行未开发 ,339家银行无直连业务,其余银行则处于开发、测试等阶段 。

    此外,网联正在迎战6月30日银行与支付机构切断直连的目标,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网联平台试运行正常 。今年一季度,网联平台处理业务57.75 亿笔 ,金额 2.02 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 6416.86 万笔,金额 224.68 亿元。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 ,‘断直连’主要是切断支付机构和银行直连通道。正面影响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接入网联或银联后 ,可防范和处理诈骗、洗钱、钓鱼以及违规等风险,支付更安全 。但部分支付机构仍处于调整期,各种业务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 ,对银行和支付机构来说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并与监管做好沟通。”富友支付董监事办公室总经理朱捷表示。


    接入网联还是银联视情况而定

    关于支付宝与微信到底会接入哪一家清算公司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

    目前 ,两大支付机构已按照国家要求不断推进自身工作,今年4月初 ,网联与银联先后宣布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业务合作。再到5月11日,网联和支付宝发布公告称 ,双方已经完成对接 ,将正式开展条码支付的业务合作。

    “网联是负责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之间的清算业务,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都需接入网联,银联则负责银行之间的清算服务业务,两大巨头支付机构接入哪一家清算公司均可,但必须接入清算公司 。但对于有些支付公司因业务需求,银联与网联都需接入。”另一位大型支付公司负责人坦言 。

    一家上海的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支付机构来说 ,这是必须要做的合规工作 ,至于接入网联或者银联 ,只是根据各家公司情况 ,有先后而已,有些支付机构位于北京,就会更快接入网联公司。”


    支付行业格局变化不大

    支付行业发展至今,在整体格局上已无太大变化。对于支付机构来说 ,用户群已基本稳定 。在C端还是两大巨头占据无可撼动的优势,京东支付、平安付等紧随其后。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共占据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90.6% ,其中支付宝以49.9%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 。

    B端支付市场并不庞大,因此B端支付机构主要依靠提供技术+支付解决方案为主 。但是因诸多支付机构的产品趋同 ,价格接近,竞争比较激烈。这就对B端支付机构的产品、技术、运营服务等各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拥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大概有100家左右 ,除C端的几家支付巨头,其他机构主要在B端开展业务。但是B端的前20家公司差不多也占据了B端支付市场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只能靠资本并购 ,或者找特别小的场景。”朱捷表示。


    引入新的支付业务与模

    记者了解到,第三方支付本脱胎于银行存贷汇业务的“汇”,随着近两年移动支付的发展,很多支付机构已不再停留于传统支付结算的业务和产品形式 ,引入了新的支付业务和模式 。

    据悉 ,现在不少支付机构已经推出了综合支付(兼容各种扫码、刷卡 、近场支付通道) ,并为商户提供会员营销、积分管理、财务记账等新零售解决方案 。还有部分支付机构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账户系统、支付结算系统 、通过金融科技 、流量优势 、用户粘性优势、运营能力等等为金融机构赋能,提升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  。

    以汇付天下为例,该公司已成功赴港上市成为了支付概念第一股 。除之前一直筹备上市外,汇付天下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商及商业银行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包括SaaS(如提供账户管理服务)及数据驱动的增值服务 。据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7年全年金融科技服务收入近1亿元,同比增长43.5%。

    银联全资控股的中金支付则在2018年开发了企业系智能应收平台 ,该平台将金融科技与交易银行现金管理结合,为银行开发面向中小企业的现金管理能力 ,改变过去将上、下游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三者形成的闭环 ,对中小企业提供整合供应链征信和金融解决方案 。

    此外,上海富友支付主要为电子商务类企业,例如数字娱乐、直播、在线付费教育平台做分账系统  。该公司还为线下新零售商户做支付技术的解决方案。“我们是B端支付公司 ,与C端支付公司的思路是以场景与流量为入口不同,通过科技服务能力锁定客户是我们的思路 ,锁定客户的账户管理系统,通过支付的方式获得收入。”朱捷表示。

    通联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联支付基于比较齐全的支付资质,可以提供针对各行业场景特点的综合支付和服务方案。通过整合 ,可以把客户各类支付、账务处理、营销 、理财 、消费金融 、信贷等一系列的需求一并解决 。

    来源: 券商中国


    
  • XML地图